首页 > 中医词典 > 正文
什么是胸中烦热?胸中烦热是什么意思?

胸中烦热

证名。出《素问·至真要大论》。由心火上炎,肺胃热盛,阴血亏耗;或外邪传里所致。《类经·运气》:“胸中烦热、嗌干等证,皆君火上炎,肺金受伤也。”《先醒斋医学广笔记·寒》:“食谷欲呕,属阳明,非少阳也。胸中烦热者,竹茹汤主之。”胸中烦热,多为内热证。外感病见心烦懊憹不安。系外邪传入尚浅,治宜清宣郁热,用栀子豉汤。身热退后,胸中烦热,或兼呕恶咳逆,为余热内恋,治宜清热除烦,益气生津,用竹叶石膏汤。杂证中胸中烦热,多为心火偏旺,治宜清心利尿以除烦,用导赤散。血虚火炎而致失眠难寐者,治宜养阴清热以除烦,用黄连阿胶汤或天王补心丹。胸中烦热,兼手足心热,为五心烦热,属阴虚内热,治宜滋阴清热,用生料六味丸加减(见《中医临证备要·胸胁腋乳症状》)。

关键标签(点击可获取更多内容)

本站内容来源于互联网,仅做学习和参考! 身体不适时请到正规医院就医!

发表评论

评论审核后公开。电子邮件地址不会被公开。 必填项已用*标注

评论信息
picture loss