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 > 中医词典 > 正文
什么是寒痧?寒痧是什么意思?

寒痧

病名。痧证之一。
①指寒饮伤中,痧毒寒凝的病证。《痧胀玉衡·寒痧辨》:“若一有食积血阻于中,而服大寒之饮,则食不消、积不行、血不散,而痧毒反冰伏凝阻于中,未有得宁者矣,……是名寒痧。”先宜放痧,接服三备丸等方。
②寒气外袭所致之痧证《七十二种痧证救治法》:“寒痧,此系外受寒邪,寒气入经,身发潮热。治法,用钱刮两臂臑穴、两曲池穴,用针刺中魁、大骨空、小骨空穴。”方治以砂仁、粟梗、藿香、槟榔、灯心等煎服。参见痧条。
③小儿发痧之一种。症见潮热,指尖微冷,怕寒喜热。多由臭气入肺胃之经,感受寒邪而发。治宜温中辟秽,刮臂臑、尺泽;针曲池、少商、委中。并用藿香、紫苏、橘红、青木香等味煎服。

关键标签(点击可获取更多内容)

本站内容来源于互联网,仅做学习和参考! 身体不适时请到正规医院就医!

发表评论

评论审核后公开。电子邮件地址不会被公开。 必填项已用*标注

评论信息
picture loss