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 > 中医词典 > 正文
什么是格食?格食是什么意思?

格食

证名。饮食被格拒于外,不得下咽入胃之证。《医林绳墨》卷五:“格食者,谓食不能下;格气者,谓气不能通。皆由中气闭塞,痰涎壅滞,聚而不散,如噎膈之状也。得病之因,有为怒气不得发越,食饮不得舒畅,朝暮郁闷,以睡为安,延绵日久,房事淘情,不其真气下陷而不复,邪气关格而闭塞,见食欲食,食不能下,是谓之格食。又或食下即吐,其吐痰涎裹食,是谓之格气。格食者,脾病也;格气者,肺病也。”治宜豁痰开郁,用二陈汤加厚朴、山楂、香附。初发加沉香、木香,久病加炒连、人参、脾虚不足加白术,肺虚不足加麦冬。使气清则痰行,气开则格散。并戒食肥厚之味,动气之物,以防生痰。参见噎膈、隔食条。

关键标签(点击可获取更多内容)

本站内容来源于互联网,仅做学习和参考! 身体不适时请到正规医院就医!

发表评论

评论审核后公开。电子邮件地址不会被公开。 必填项已用*标注

评论信息
picture loss