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中药怎么煮?我们看一下新版十四五中医教材《中药学》中的描述:
中药汤剂煎煮法
汤剂是中药最为常用的剂型之一,自商代伊尹创制汤液以来沿用至今,经久不衰。汤剂的制作对煎具、用水、火候、煮法都有一定的要求。
1.煎药用具
以砂锅、瓦罐为好,搪瓷罐次之,忌用铜、铁、铝等金属锅具,以免发生化学变化,影响疗效。
2.煎药用水
古时曾用长流水、井水、雨水、泉水、米泔水等煎煮,现在多用自来水、井水、蒸馏水等,但总以水质洁净新鲜(符合饮用水标准)为好。
3.煎药火候
有文火、 武火之分。文火,是指使温度上升及水液蒸发缓慢的火候;而武火,又称急火,是指使温度上升及水液蒸发迅速的火候。
4.煎煮方法
首先将药材浸泡30~60分钟,用水量以高出药面为度。中般中药煎煮2次,第二煎加水量为第工煎的1/3~1/2。两次煎液去渣滤净混合后分2次服用。煎煮的火候和时间,要根据药物性能而定。一般来讲,解表药用清热药宜武火煎煮,时间宜短,煮沸后煎3~5分钟即可,补益药需用文火慢煎,时间宜长,煮沸后再续煎30~60分钟。某些药物因质地不同,煎法比较特殊,处方上需加以注明,归纳起来包括先煎、后下、包煎、另煎、烊化、泡服、冲服、煎汤代水等不同煎煮法。
中药的服药方法请参考:
中药服药方法
关键标签(点击可获取更多内容)
本站内容来源于互联网,仅做学习和参考! 身体不适时请到正规医院就医!
发表评论
评论审核后公开。电子邮件地址不会被公开。 必填项已用*标注